长影老演员相册 长影老演员冰山上的来客演侦察员王春英出生在黑龙江富锦的一个农民家庭,虽然家境一般,但却有着很高的艺术天赋,不仅能歌善舞会表演,连手风琴二胡等乐器都信手拈来,上手就会1948年,年仅16岁的王春英考上了东北电影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005年2月17日,长影老演员王春英去世,终年73岁。
在长影辉煌的历史中,有这样一批演员,他们的名字令人感到陌生,但他们塑造的角色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王春英就是其中一位,他在《冰山上的来客》中所扮演的侦察员卡拉牢牢地植根在观众的记忆中。
王春英出生在黑龙江富锦的一个农民家庭,虽然家境一般,但却有着很高的艺术天赋,不仅能歌善舞会表演,连手风琴、二胡等乐器都信手拈来,上手就会。
1948年,年仅16岁的王春英考上了东北电影制片厂第三期训练班,演出过《兄妹开荒》《杨勇立功》等剧目。毕业后,他被留下当演员,参演的第一部电影是《桥》,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拍摄的第一部故事片,他在片中扮演电炉工人乙,唯一一句台词是:“组长,你太累了,歇一会儿吧,我们都学会了!”
之后,他又在《刘胡兰》《高歌猛进》《白毛女》《内蒙人民的胜利》《人民的战士》《英雄司机》等影片中饰演过不少小角色。东北电影制片厂从黑龙江迁往吉林,改为长春电影制片厂后,他成为了长影演员剧团的一员,依然是扮演配角,其中,《康庄大道》中的小炮、《达吉和她的父亲》中的尔布、《试航》中的小李、《英雄儿女》中的战士、《特快列车》中的运转车长、《悬崖》中的冯为民、《国庆十点钟》中的侦察员小余、《前哨》中林海、《党的女儿》中的通讯员小程等都给观众留下了较深的印象。
王春英有过两次演主角的机会,可是命运捉弄人,这两次机会都与他擦肩而过。
1959年,长影厂赶拍国庆10周年献礼片《五朵金花》,最初定下的男主角阿鹏的扮演者不是别人,正是王春英。王春英的脸型有棱有角,高鼻梁,单眼皮,乍看很像个少数民族,所以王家乙导演对他说:如果找不到其他更合适的演员,阿鹏这个角色就由你来演。
可是没过多久,有人向剧组推荐了正在北京电影学院学习的莫梓江,相比之下,出生在广东的莫梓江更像一个白族青年,最终导演在王春英和莫梓江之间,选择了后者。
当时王春英也没多想,欣然接受了扮演男二号的任务,将炼铁金花的男友、那个特别爱吃醋的小伙子小杨,塑造得活灵活现。
莫梓江得到周总理接见
《五朵金花》上映后,杨丽坤和莫梓江一夜爆红,成为红极一时的偶像明星,还得到了周总理的接见,却很少有人会提及王春英扮演的那个楞小伙。
无独有偶,1963年,赵心水导演拍摄电影《冰山上的来客》,最初阿米尔这个角色,也想找王春英来演。在赵心水看来,王春英的外形长得还挺像一位少数民族战士,所以就对他说:如果在少数民族演员里没有找到阿米尔,那你就来演。
王春英听后当然很高兴,暗地里将阿米尔的戏份准备了起来。可是等定妆照拍出来,连他自己都有些灰心,因为一看就感觉不对。这时,王春英的内心其实是很复杂的,一方面,他很希望剧组找到更合适的阿米尔,另一方面,他又特别舍不得这个好不容易才等到的主角……
最后,剧组在新疆当地的排球队找到了阿米尔的扮演者阿布都力米提。王春英被分配到的角色是卡拉。
卡拉这个角色前后发生过很大的变化,剧本里的卡拉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牧民,调皮捣蛋,开朗幽默,但后期却被导演改成了解放军侦察员,同时也变成了一个淳朴、憨厚的老实人。
这个角色戏份不多,但却具有鲜明的特征,一方面他来无踪去无影,十分神秘,另一方面,他蓄着大胡子、弹着热瓦普的英俊形象以及阳光般灿烂的笑容又很让人倍感亲切,难怪片中卡拉牺牲时,很多观众留下了伤心的眼泪。
谁也不会想到,演了一辈子的王春英却在《艳阳天》拍摄期间,成为了一起桃色事件的男主角。
长影拍过两个版本的《艳阳天》,导演都是林农,第一版拍摄于1972年,男女主角萧长春和焦淑红的扮演者分别是庞学勤和陈学洁,不料送审时被枪毙了。枪毙的原因有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双片送审送到电影局,江青看了,说这个影片反面人物气场太大,违反了“三突出”原则,负面人物气焰太过嚣张;另一种说法是吉林省革委会主管文艺创作的副主任、省军区政委药天禄审查了影片,认为男主角年龄偏大,要求重拍。
庞学勤当时已经四十多岁,演三十多岁的萧长春显然不合时宜,何况庞学勤的表演也有问题,他很难将他过去的帅气小生形象转化为文革电影所需要的那种朴质、阳刚、激昂的气质。
1973年,林农再拍《艳阳天》,不仅将庞学勤换成了张连文,还从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找来更年轻的张明子,顶替陈学洁出演焦淑红。
张明子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与童自荣、顾永菲、赵有亮等是同班同学,在校期间,张明子就因为长相美丽、气质温婉,是大家公认的“小公主”,是很多男生心中的女神。童自荣在《我的昔日同学》一文就曾写到:“张明子有着《奥赛罗》中女主角苔丝塔梦娜般的温柔。她的娇小和她的那双眼睛,如公主般惹人怜爱。”
张明子曾在许多莎士比亚戏剧中扮演过洋气十足的外国姑娘,所以,当她出演焦淑红的消息传开后,包括童自荣在内的许多同学都很惊讶,张明子竟然能够实现自己的画风逆转,在《艳阳天》里出演一个土里土气的农村小姑娘。
当时王春英已经41岁,娶妻生子,昔日的英俊相貌也不复存在。他被安排在片中扮演一个村民,但因为他是老演员,所以在剧组中担任演员组组长,除了处理演员的一切杂务外,还负责带年轻演员,正是这个身份替他埋下了隐患。
对于这起事件,长影厂编辑王霆钧在其所著的《永远的电影》一书这样记载——
“王春英以帮助演员为名经常接触张明子,在大解放的驾驶室里,两人出事了。剧组批了王春英,刘彤彦(片中焦克礼的扮演者)说人家是青杏子,你是有家有室的人,你这是怎么回事?林农主张把王春英送回去,王延盛保了他一下,没送,把张明子送回去后换了陈学洁。那时拍戏不大考虑成本,对生活作风问题看得很重。”
实际上,书中说张明子是“青杏子”并非事实。早在从上戏毕业后第二年,她就和同班同学柳同子结了婚,双双被分配到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并有了孩子,不幸的是,她的丈夫没过多久就患绝症去世,她也因此成了单身母亲。
张明子出演《金陵之夜》
最终,张明子的戏还是保留了下来,影片的演员表也有她的名字。她后来回到原单位,依然是剧院的台柱子,还曾参演过《蓝色的花》《金陵之夜》《昙花梦》《风楼》等影视剧。
但王春英就没这么幸运了,《艳阳天》成了他的最后一部作品。据说文革末期他还因此坐过牢。
上世纪90年代末,长影厂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计划,首先是开展土地置换,将老厂区21公顷土地以3亿元价格卖给长春国信集团,还以买断工龄、解除劳动合同等方式精简人员。长影厂的许多演员因此被迫自谋生路,如知名演员李铁军、梁同裕就到深圳联合创办了一家影视公司,而已经不再年轻的王春英也不例外,他辗转到了北京,靠经营工艺品维持生计,虽然一度也做得风生水起,但再也没有回到他熟悉的银幕。
上文就是长影老演员相册 长影老演员冰山上的来客演侦察员全部详情,喜欢记得常到奇事奇物网转转。本文站务问题发邮件到88888888@qq.com处理!